中新網烏魯木齊5月12日電(鮮文淵)“有你們在我心里踏實多了,有了穩定的電力供應,即使遇到高溫天氣,我的蘑菇產量依然有保障!”5月12日,板房溝三隊農業科技種植基地負責人孫繼祥向前來進行用電安全檢查的烏魯木齊供電公司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47歲的孫繼祥是一個純樸的山東漢子,多年前來到新疆,利用所學的知識投身于平菇種植行業,如今他在平菇種植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
“20多年前,剛到新疆開始種蘑菇的時候,適合蘑菇生長的地方電力供應不夠穩定,甚至有些地方都供不上電。”孫繼祥回憶說,“這幾年國家大力發展鄉村經濟,電力供應也越來越穩定,大棚蓋到哪,電就能送到哪。”
2020年,板房溝鎮鎮政府結合當地氣候、土壤條件,鼓勵農戶種植大棚平菇。搭乘鄉村振興的“快車”,孫繼祥在板房溝三隊承包120畝地,計劃修建17座平菇及采摘大棚。目前,已有10座大棚投入生產。
每個大棚里的溫控裝置、自動卷簾機等設備容量達到40千伏安,用電量較大。烏魯木齊供電公司在了解農戶需求后,開啟辦電“綠色通道”,通過優化營商環境項目,新建1座400千伏安容量的變壓器臺區,全力滿足農業生產的用電需求。
平菇菌種很嬌貴,對噴水時間、棚內溫度和濕度要求很高,供電可靠性十分重要。“摘回來的平菇都放在冷庫保鮮,現在電力足,電壓比較穩定,完全能夠保證冷庫24小時運轉。”說起電力保障,孫繼祥滿意地點頭。
據了解,為確保平菇基地種植安全、可靠用電,自2020年該農業科技種植基地投產以來,國網烏魯木齊供電公司主動上門,加強對供電線路設備的巡視維護,上門檢查用電設備、供電設施運行情況,檢查用電設備及導線容易老化破損位置,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確保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同時,向農戶發放安全用電宣傳資料,面對面講解大棚用電注意的安全事項,增強農戶的安全用電意識,為基地平菇提供安全可靠的電力保障。
“以前在外打工,每個月掙得少不說,還沒辦法照顧家里的老人孩子。現在就在家門口上班,工資日結,每天能掙200多元,還能陪伴孩子成長。”在板房溝三隊農業科技種植基地從事蘑菇采摘的女工露出幸福的笑容。
有了充足的電力供應,孫繼祥計劃在7月將剩余7座大棚全部投入使用。屆時,農業科技種植基地年產量可達1200余噸,平菇銷往周邊城市的的同時,也帶動了本地村民收入的增長。